乌鲁木齐晚报讯(记者 江斌伟)腊月二十四一大早,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的很多村民忙着置办年货,53岁的板房沟村村民吴志双却顾不上赶集,在家里扒拉了几口早饭后,向着村委会西面的养驴场方向走去。
乌鲁木齐县向阳大众合作社社长吴志双正在挤驴奶。(记者 江斌伟摄)
村民抱团养驴共同致富
这天,他所加入的乌鲁木齐县向阳大众合作社召集15名社员,一起商量合作社今年的发展。
10时许,迎着夹杂着雪末的北风,记者和他来到养驴场。推开门,墙角火炉烧得正旺,大家有的盘腿坐在炕上,有的围着火炉烤火,他们的手里都端着一碗刚挤出来的驴奶。凑近一看,驴奶泛着淡淡的乳白色,比平时常见的牛奶要清。
“咱们靠着发展合作社,实现了驴奶产供销一体化服务,现在,每家卖驴奶的年纯收入都在1 万元以上,今年又是个好兆头啊。”合作社社长吴志双起了话头。
吴志双是合作社的主心骨,也是最先养驴的。6年前,他养了一头驴,发现有很多市民来家里订奶,就决定把养驴当作事业来做,在村里承包了300亩耕地和200亩草原,还专程跑到喀什地区岳普湖县买来60头驴。几年下来,他养的驴发展到300 多头,每年新增小驴上百头,成为当地的养殖大户。
目前,新疆特种乳合作社约有60家,是一个朝阳产业,越来越受到关注,并逐步发展壮大,向阳大众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。
帮助合作社成员共同致富,是合作社的头等大事。“想想咱们刚开始养驴,还担心驴奶卖不掉呢。”64岁的哈德里汉感慨。
“幸亏合作社给咱们送来了母驴,还一遍一遍地开会鼓劲。”坐在哈德里汉旁边的吴智光连连点头。哈德里汉是白杨沟村村民,自小身体残疾,长期靠低保生活。听说养驴能致富,他主动找到吴志双。
合作社帮哈德里汉养了12头驴,每年4月到10月是产奶高峰期,靠着卖驴奶的收入,他的手头越来越宽裕。
“ 一头驴一年卖驴奶的收入最少是5000元,我每年收入都不少于5万元,去年秋天还搬进了10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。”哈德里汉掰着手指算着,“ 今年我的想法是,准备再多养几头驴,给家里买辆小轿车。”
合作社带出互相帮衬的团队,更带出一支乡村振兴生力军。
“ 大家放心,有多少奶我都能卖了,现在城里需要鲜驴奶的客户越来越多,关键是我们的驴奶要鲜,质量要过硬。”合作社销售经理贺松娟的话,让大家吃下一颗定心丸。
由于奶源充足,合作社在乌鲁木齐开设了两家特种奶奶品汇鲜奶吧,通过冷链配送,定点销售新鲜驴奶和驼奶,每天至少有上百公斤特色乳送至订户家中。
动员大家发展乡村旅游
作为大家的主心骨,吴志双却想得更长远。随着旅游兴疆战略的推进,乌鲁木齐的旅游越来越火。合作社靠近南山,风光独特,在养驴的基础上,他动员大家在村里发展乡村旅游,不断延伸产业链。
吴志双跟大家商量:“我们在驴场附近搭建一个观光园,建成后游客不但能与毛驴近距离接触,还可以体验挤奶等特色服务,满足大家的好奇心。”
社员们还计划着通过观光园积累的人气,做好民宿、农家乐等配套服务,树立品牌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“我们还希望有投资商加入,投资建冻干驴奶粉厂,还有驴肉加工厂,形成产业链。”
吴志双说,他打算把村里闲散劳动力发动起来,带着大家一边养驴,一边做民宿或农家乐,实现共同增收致富。
而这,又将是一番新的探索。“ 习近平总书记说‘我们都是追梦人’,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,咱们合作社的特色旅游也一定会开花结果。如果冻干奶粉厂也能建成,别看老汉我年纪大,我要第一个报名加入。”合作社年纪最大的成员、70 岁的吴智光说。
经开区(头屯河区):细化我市“民营经济34条
达坂城区:礼赞达坂城新歌《达坂城的风》昨发
经开区(头屯河区):减税降费政策让企业获得
【民族连合一家亲】千余名亲戚共联谊话连合
天山区:社区举行意见意义行为会
安详避险 防患于未然 第11中进行消防安详涣散
天山区:税务局送“政策”上门获纳税人点赞
高新区(新市区)举行高新人才交流会
【欢欢喜喜闹元宵】猜灯谜做游戏 结对“亲戚
高新区(新市区):多个商业综合体落地城北商
萨尔达坂村 大棚种枸杞,种出新希望
乌鲁木齐市红塔社区开展“缤纷冬日寒假迎新年
米东区:惠民演出进基层
达坂城区:礼赞达坂城新歌《达坂城的风》昨发
经开区(头屯河区):细化我市“民营经济34条
【在习近平新期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头脑指引下
巾帼不让须眉 警花别样风范 特警七支队举行庆
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万家】
社区民警僵持为住民送证上门获点赞
水磨沟区:竖蛋放风筝春分这样玩
后泉路北社区开展2019年“3·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
【新春走基层】情暖环卫工
高新区(新市区):简化注册挂号
经开区(头屯河区):细化我市“民营经济34条